摘要:中國水晶正在用情緒價值賺翻美國市場,在亞馬遜等國外平臺上,來自中國的水晶制品成為爆款,從單純的物理屬性到情感的共鳴,水晶的“價值”從外在的硬度與光澤,轉向滿足消費者的情緒需求。
中國水晶正在用情緒價值賺翻美國市場,在亞馬遜等國外平臺上,來自中國的水晶制品成為爆款,從單純的物理屬性到情感的共鳴,水晶的“價值”從外在的硬度與光澤,轉向滿足消費者的情緒需求。
在中國,產水晶和賣水晶的主要集中在江蘇東海和廣東的廣州、汕尾、深圳等城市。東海有30萬噸水晶儲藏,占全國70%,人稱“世界水晶之都”。現在這里每年能生產3000萬件水晶首飾和500萬件工藝品,100萬人口里面有30萬人在從事水晶產業。2024年東海水晶交易額就已經突破460億元,4.5億件水晶制品熱銷全球,跨境電商渠道創下50億的出口額。
全球社交網絡上“水晶療法”持續火爆是水晶加大出口的“催化劑”,在TikTok上,帶有#crystals#標簽的視頻累計觀看量高達62億次。價格方面,TikTok美區銷量和復購率最高的“Mix Bracelet”水晶手鏈,客單價9.4至20美元;在亞馬遜,中低檔價位是30至70美元,高端檔可以賣到數千美元;銷量方面,4月份TikTok店鋪,最高兩家月銷售額都超過了1萬件,按當前匯率算,銷售額最高的那家店即將月入200萬。中式水晶手鏈帶著自己特有的神秘力量,順利出海,靠著“TikTok直播+玄學”的組合拳在海外頗受歡迎。
英國《衛報》曾報道,目前“水晶醫療產業”已達數十億美元,且利潤極高。療愈經濟這張“餅”足夠大,也確實有第一批吃螃蟹的中國人賺錢了。
Kailash Energy 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品牌之一。
Kailash Energy是一個專注于將藏族文化與水晶結合的跨境電商品牌,通過產品傳遞藏族文化的深邃與精神價值。Kailash Energy通過與藏文化的結合和較高的定價,成功打造了一個高端的品牌形象,盡管轉化率較低,Kailash Energy的獨特定位和高定價仍然能帶來不錯的收入,按照流量和訂單量測算,年收入在四百萬美金左右。其獨立平臺于2024年7月上線,用戶規模短短幾個月便達到 3.5 萬,占據了美國市場的流量 42%。
Kailash Energy 的主要產品是藏族的一些水晶材質的項鏈,戒指,手鏈等,成本價不到100元的白水晶手鏈,在Kailash Energy會員價標價208美元,凈利潤達四位數;一顆由紫水晶原石做成的吊墜售價198美元,而其批發價僅僅只有個位數,其暴利可想而知。
除了Kailash Energy ,還有Buddha&Karma,Karma and Luck,如溪泉 等品牌,利用神秘文化加水晶配飾的模式,成功在海外市場打造差異化品牌形象。
網紅的助推,水晶自身的神秘色彩,以及我國博大精深、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,共同造就了中國水晶的出海與出圈。然而繁榮背后也暗藏隱憂:巴西等主產區原料緊缺導致價格年漲40%,染色注膠等質量問題頻發,AI造假證書等新型欺詐手段層出不窮,這些亂象正威脅著行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中國水晶出海的下一站不應是玄學狂歡,而應立足文化自信與商業誠信,讓這個承載千年智慧的產業行穩致遠。在網紅效應和文化賦能的加持下,守住質量底線、完善行業標準,只有這樣,東方水晶才能真正閃耀世界舞臺。
編輯/陳曉蔚